容性与数用性缘的不解密M兼据可解之

  发布时间:2025-09-17 07:04:03   作者:玩站小弟   我要评论
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区块链发展的研究者,我发现很多朋友在了解数据可用性(Data Availability)后,总会产生一个有趣的疑问:这玩意儿和EVM兼容性到底有什么关系?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行业内的"秘密"。从两个ZK-Rollup的差异说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同样是ZK-Rollup解决方案,zkSync只能把状态转移证明(state diff)上传到以太坊,而Linea... 。

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区块链发展的研究者,我发现很多朋友在了解数据可用性(Data Availability)后,总会产生一个有趣的疑问:这玩意儿和EVM兼容性到底有什么关系?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行业内的"秘密"。

从两个ZK-Rollup的差异说起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同样是ZK-Rollup解决方案,zkSync只能把状态转移证明(state diff)上传到以太坊,而Linea却能把所有数据都放在主网上。这背后的原因,其实就藏在EVM兼容度这个关键因素里。

记得V神(Vitalik Buterin)曾经写过一篇《不同类型的ZK-EVM》的文章,他把各类ZK方案与以太坊的兼容程度划分为5个级别:

1. 完全等效级 - 比如Taiko和Scroll,它们就像一个完美的克隆体,连哈希算法和状态树这样的细节都与以太坊完全一致。

2. 虚拟机等效级 - 以Polygon zkEVM为代表,虽然块结构有些差异,但核心执行环境保持一致。

3. 近似等效级 - 为了让Prove时间更快,在兼容性上做了些小妥协。

4. 高级语言级 - zkSync和Starknet就属于这一阵营,它们选择走自己的路,用定制化的编译器来提高效率。

兼容度决定数据可用性的深度

举个生活中的例子,这就好比你要在老城区开一家新店。如果你完全遵循当地的建筑规范(高兼容度),那么市政部门(以太坊)就能轻松帮你处理各种手续(数据存储)。但如果你非要搞一套独特的建筑风格(低兼容度),那就得自己解决很多问题了。

通过对主流Layer2项目的观察,我发现它们在数据可用性的实现上大致呈现出以下特点:

- Arbitrum、Optimism这些"乖孩子"把全部数据都乖乖存在以太坊上

- zkSync这样的"叛逆少年"只愿意提交状态转移证明

- Polygon zkEVM则像个"富二代",直接动用了自家的Polygon验证网络

- Metis选择了"外包",把数据托管给IPFS这样的存储网络

为什么大家都在追求更高的EVM兼容度?

作为一个经常与开发者交流的人,我深刻理解这种追求背后的逻辑。想象一下,如果你是一个Layer2项目的负责人,你会面临这样的选择:

是选择"单打独斗"、自建一整套基础设施,还是"借力使力"、充分利用以太坊成熟的生态系统?前者虽然自由度高,但要付出的成本和风险也更大;后者虽然要遵循一些规则,但能获得现成的安全性和流动性。

这就是为什么像Scroll、Taiko这样的项目都在拼命提高EVM亲和度。因为说到底,一个真正的以太坊Layer2,不应该只是在名义上依附于以太坊,而是要在技术架构上与主网深度耦合。

从这个角度看,那些只在以太坊上做简单数据记录的"伪Layer2",确实显得有点名不副实了。这就像在市中心租了个邮箱就说自己在CBD有办公室一样,多少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。

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,我越来越相信:区块链的未来不在于谁的技术最炫酷,而在于谁能构建最坚实的信任基础。而高度的EVM兼容性,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石。

  • Tag:

相关文章

  • 10月21日比特币和以太坊行情观察:市场疲态显现

    说实话,昨天的市场表现真是让人昏昏欲睡。主流币种就像被按了暂停键,BTC和ETH都在那儿晃悠来晃悠去,就是不肯走出个像样的行情。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,我不得不说这种走势看着就让人头疼。技术面透露的信号仔细盯着30分钟线看了半天,BOLL线那个半死不活的样子,就像个刚跑完马拉松的老头子,张开嘴喘着气却寸步难行。再看看那些长长的上影线,简直就是在跟你招手说"我要往下掉咯"。MACD两条线在...
    2025-09-17
  • 寒冬中的加密曙光:卡尔达诺能否抓住比特币分叉带来的新机遇?

    说实话,2022年的加密寒冬让不少投资者心都凉了半截。看着数字资产价格一路下探,很多人都在问:这波熊市何时是个头?但最近几个月,我在业内观察到一些有意思的变化——像卡尔达诺这样的老牌项目开始出现复苏迹象,一些嗅觉灵敏的投资者已经开始悄悄布局了。监管风暴中的加密生态不得不说现在的监管环境确实让人捏把汗。SEC对币安和Coinbase的诉讼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连卡尔达诺的原生代币ADA都被点...
    2025-09-17
  • 以太坊合并一周年:机构投资者为何仍在观望?

    转眼间,以太坊完成历史性合并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。作为长期关注区块链行业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这场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远超预期。验证器数量从40万翻倍至80万,Beacon链上锁仓的ETH高达2940万枚——这些数据确实令人振奋。但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周期的业内人,我更关注的是:为什么机构投资者仍在场边徘徊?亮眼数据背后的隐忧每次参加行业会议,我都会被问及对以太坊staking生态的看法。Lido以2...
    2025-09-17
  • 朝鲜黑客组织Lazarus的狩猎季:104天内5次精准打击加密机构

   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网络安全的经济分析师,我必须说最近Lazarus组织的活跃程度实在令人震惊。这个臭名昭著的朝鲜黑客团队似乎进入了"狩猎季",从6月3日到9月12日短短104天里,他们已经至少对5家加密机构下手了。CoinEx事件:最新猎物最新遭殃的是中心化交易所CoinEx。9月12日那天,我正在浏览加密社区的讨论,突然发现大量用户报告提现出现问题。CoinEx随后发布了几条略显慌张的推文,证实了...
    2025-09-17
  • 粉丝经济革命:Luffa如何用文化钱包重塑创作者生态

    说实话,作为一个长期观察互联网经济的学者,我越来越对当前的平台经济感到失望。那些号称要"赋能创作者"的平台,本质上不过是在榨取创作者的剩余价值。每次看到年轻创作者在社交平台上辛勤耕耘却被算法玩弄,我就忍不住想:是时候该做些改变了。钱包革命:从资产管理到身份象征记得去年参加Web3峰会时,我和几位资深投资人聊到深夜。我们都意识到,下一代互联网的入口不会是什么花哨的VR设备,而是这个看似普通的数字钱包...
    2025-09-17
  • 比特币暴涨!我们的多单布局大获全胜

    太棒了!这次行情简直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冲,我们提前布局的比特币多单完美命中目标。350个点的收益稳稳到手,换算成U就是3000多美元!说实话,最近的市场真是给力,这样的机会可不是天天都能遇到的。跟上节奏 共享牛市盛宴看着今天K线图的走势,我不禁要为团队的小伙伴们竖起大拇指。如果你还在观望或者操作不太顺,真的建议你考虑加入我们的队伍。作为一个在合约和现货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深知每个人的资金状况...
    2025-09-17

最新评论